前言:
平生聞說宣城郡,水石幽奇人物俊。為迎接省市黨代會的召開,近日,中共宣城市委宣傳部、人民網安徽頻道聯合推出“宣城+”融媒體系列報道。
今年以來,宣城按照安徽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奮力推進高質量發展,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本組策劃運用互聯網語言“宣城+”,聚焦宣城在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和黨的建設“多加一點”的生動實踐,全景展示宣城取得的各項發展成就。采用文字、圖片、專題、海報和微視頻等全媒體形態,在人民網安徽頻道、聊時局、宣城日報旗下多媒體平臺進行傳播。
“宣城+”融媒體系列報道之六
融長發展多加“親”
“宣城,離滬蘇浙到底有多遠?”
2018年10月,安徽宣城向全市發出了振聾發饋的時代之問。
彼時,宣城剛剛加入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九城市聯合發布的《松江宣言》言猶在耳,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又上升為國家戰略。
在這一輪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面前,作為安徽唯一一個與江蘇、浙江接壤的城市,宣城從“我與長三角”到“我的長三角”,從未離滬蘇浙如此之近。而懸殊的對比、現實的差距,又讓宣城深深困惑,我們,離滬蘇浙到底有多遠?
融長發展,時代列出考題,答卷正在寫就。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重大項目集中開工。葉競文攝
“向東”有態度
向東的方向,更堅定——
對標滬蘇浙、爭當排頭兵。宣城市委先后做出《“對標滬蘇浙、爭當排頭兵”推進宣城高質量發展的決定》《關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奮力交出“兩個更大”宣城高分答卷的決定》,并出臺《實施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宣城行動計劃》,全面實施“十項對標提升行動”。
東向的步伐,再提速——
宣城成為長三角中心區城市,“兩圈一廊”成員,是安徽省唯一“五個區塊鏈接”全覆蓋市。
長三角大潮涌動,皖東南風生水起。
2020年10月19日,安徽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率隊來宣城專題調研“一地六縣”合作區規劃建設。安徽省委書記李錦斌強調,著力打造在長三角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兩山”理念轉化樣板區、新興產業集中發展區、生態型產城融合先行區、一體化合作發展體制機制試驗區、文化旅游休閑康養基地。
滬蘇浙皖“四手”聯彈,“一地六縣”合作區承載厚望。
正如宣城市委書記孔曉宏所說:合作區不僅是宣城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一號工程”,更是建設現代化美好宣城的重要組成和安徽主戰場。
4月30日,蕪宣機場通航。戴巍攝
合作有速度
一個個高光時刻,鐫刻在“一地六縣”建設征程上——
去年10月以來,宣城與無錫、常州、湖州及上海光明集團,在交通運輸、生態環保、市場監管、數字長三角等18個方面建立了一系列專項合作機制,簽訂了37個合作協議。
2021年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上,宣城市簽署《共建環太湖科技創新圈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長三角(安徽)生態綠色康養基地規劃建設方案》編制完成……
一個個美好愿景,從“一地六縣”合作區藍圖化為生動現實——
《高質量推進蘇皖合作示范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出爐,先行一步的蘇皖合作示范區,已獲國家發改委同意成立,省編辦批復設立蘇皖合作示范區管理委員會。郎溪、廣德、溧陽三縣市政府簽訂深化蘇皖合作示范區共建協議;高淳區-宣州區跨界一體化發展框架合作協議簽定。
今年以來,“一地六縣”宣城區域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103個,總投資240.2億元。
來自常州的林洪重工科技原是“山那邊”的江蘇企業,看好“一地六縣”合作區的前景,遷到了“山這邊”的宣城郎溪。
公司綜合部部長李兵很有信心:預計2021年銷售收入可達4.39億元。他非常自豪能落戶“長三角之心”謀發展,“我們將啟動二期項目建設,計劃投資3億元,預計下個月就動工?!?/p>
在一體化浪潮中激流勇進。郎溪4支駐點招商小分隊出征滬蘇浙,前7個月,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50個;廣德建成全國唯一的電子電路產業發展示范基地,獲批省級汽車及零部件特色產業集群(基地)。
從風起浦江畔到潮涌長三角,宣城市80%以上的省外投資項目來自滬蘇浙區域,前7個月,新建億元以上省外投資項目297個,居安徽省第1位,其中長三角投資項目數占比達86.5%。
今年以來,對接產學研合作項目159項,80%以上來自長三角地區。
發展有深度
看,宣城的朋友圈越來越大了:
《宣城市加強長三角地區人才交流合作工作方案》出爐;G60科創走廊九城市政協在宣城共商更高質量發展;長三角文藝發展聯盟在宣共謀文藝事業協同發展大計;長三角G60科創走廊新能源產業聯盟大會暨新能源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宣城舉行……
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基地——宛陵科創城。戴巍攝
看,宣城離滬蘇浙越來越近了:
商合杭高鐵、杭黃高鐵、皖贛擴能蕪宣段建成運營,高鐵飛馳長三角;蕪黃高速、宣涇高速、寧國至安吉高速建設如火如荼,高速織網連接滬蘇浙;
商合杭高鐵拉近了城市之間的距離。李孟群攝
宣州綜合碼頭、郎溪定埠港開港,水運通航打通“黃金水道”;蕪宣機場振翅起飛,納入長三角世界級機場群規劃,傾力打造面向長三角乃至全球的航空貨運物流中心。
定埠港開港。郎溪縣委宣傳部提供
看,宣城和長三角兄弟城市越來越親了:
宣城與上?;グl全國首張異地辦理營業執照;宣城在長三角地區實現電子駕駛證、行駛證互認;宣城聯合南通市、嘉興市、湖州市、蕪湖市實施公共資源交易一體高質量發展CA互認;長三角區域跨省戶口網上遷移政策落地……
過去的“地緣相近”,今天的“人緣相親”。著眼當下,宣城自我加壓,打造新高地,爭當排頭兵。
宣城市市長何淳寬坦言:“長三角區域各城市都在鉚足了勁你追我趕,我們要拉升標桿,不能小富即安、小進則滿?!备骺h市區和市經開區正如火如荼開展“比學趕超”活動,在做大經濟總量上實現加速度趕超、在提升項目質量上實現加速度趕超、在增強區域競爭力上實現加速度趕超。
豐收時節,宣城市正描繪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前景:圍繞建設“長三角中心區現代化城市”總定位,聚力打造長三角中心區現代化城市、長三角產城融合發展示范城市、長三角最優“養人”城市。(李菡 汪瑞華)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