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宣在線訊 今年以來,市司法局依托四項“法治文化+”行動,持續提升公民法治素養。
實施“法治文化+旅游景點”培育行動。注重現有法治文化館(場、基地)、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的提檔升級,創新法治文化融入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城市道路等載體和方法,結合生態環境保護、鄉村振興發展等重點工作,突出地方特色,依托地方精品游項目,激勵融入法治文化元素,培育展現具有地域特色和歷史文化底蘊的法治文旅景點,讓老百姓在休閑娛樂中感受法治文化和法治力量。
實施“法治文化+創作作品”增效行動。以“誰執法誰普法誰開展法律服務”普法責任制為抓手,大力實施“1+X”法治動漫、法治微視頻、法治漫畫等工程,推進法治文創作品與法治景點的有效嫁接和融合,提升法治文創作品的時效性和行動力,讓老百姓以喜聞樂見的方式學法用法。
實施“法治文化+互聯網”潤心行動。深入推進“互聯網+法治宣傳”,開展群眾最關心的十大法律問題征集答疑、光影頌法等互聯網法治實踐活動,將法治文化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嵌入群眾。充分發揮微信、抖音等新媒體在普法教育中的作用,實現群眾足不出戶就可以學到關注的法律知識,切實把普法精準推送到群眾手中,延伸到最基層。
實施“法治文化+鄉村振興”融合行動。深化“法律進農村”,加強對村民普法宣傳教育。加強村(居)“兩委”干部法治培訓,提高基層干部依法辦事意識和依法治理能力。繼續實施“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完善“法律明白人”使用和激勵機制,鼓勵和引導其參與基層依法治理,為實施鄉村振興提供基層法治人才保障。充分發揮“一村(居)一法律顧問”的作用,引導群眾遇事找法、辦事依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束龍霞)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