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的民生工程總是備受關注。據悉,今年我省創新民生工程建設模式,決定辦好20項民生實事。
省定20個項目,我市實施除皖北地區群眾喝上引調水工程外的19項民生實事——
1.區域醫療水平提升行動
以皖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弋磯山醫院)為輸出醫院,宣城市人民醫院為輸入醫院,通過合作共建省級區域神經??漆t療中心。
2.“四好農村路”建設
全市實施農村公路提質改造工程394.564公里,當年完工377.623公里。
以“提檔、深通、聯網”為重點,實施縣鄉公路升級改造、建制村通雙車道公路、20戶以上自然村(組)通硬化路以及聯網路。
3.棚戶區和老舊小區改造
2022年10月底前完成棚戶區改造新開工504套,11月底前完成基本建成3218套。
全市(含廣德)計劃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23個,改造建筑面積153.29萬平方米,涉及戶數1.55萬戶。
4.養老服務和智慧養老
高齡津貼惠及所有80周歲以上老年人。
完成不少于495戶特殊困難家庭適老化改造。
擇宣州區為試點縣市區開展不少于100張的家庭養老床位建設試點。
縣級特困供養服務設施改造完成率達到100%。
新增村級養老服務站(農村幸福院)18個,覆蓋面不低于30%(宣州區4個、廣德市9個、涇縣5個)。
全市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比例達到52%以上。
建成3家智慧養老機構(宣州區1個、郎溪縣1個、寧國市1個)。
5.幼兒托育和學前教育促進
2022年全市新增托位800個,千人口托位數不低于2.4。
2022年,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12所;資助幼兒1187人次。
6.就業促進工程
在全市每個縣市區各選擇2個社區試點推廣“三公里”就業圈,逐步建立我市“三公里”就業圈工作制度,促進就業困難人員就近就業,并按規定落實相關補貼政策。
全市組織不少于962名畢業前6個月的高校學生、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及其他16-24歲失業青年等,到企業參加3-12個月的就業見習,并按規定落實相關補貼政策。
全市組織招聘會不少于827場次,服務企業不少于14690戶次,達成意向數不少于34750人次,促進高校畢業生、農民工、技能人才等各類求職者就業。
全市組織技工院校招收不少于1900名初、高中畢業生等適齡青年進行新技工系統培養,將其培養為合格的中、高級技工,并按規定落實相關補貼政策。
7.城鄉適齡婦女“兩癌”免費篩查
2022年完成城鎮低保適齡(35-64歲)婦女篩查約604人。
完成36000名35-64歲農村婦女宮頸癌檢查,完成10000名乳腺癌檢查。
8.困難群眾救助
將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全部納入低保范圍,做到應保盡保。做到低保制度與其他社會保障制度相銜接,有效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具有我市戶籍的城鄉老年人、殘疾人和未成年人,同時具備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其法定義務人無履行義務能力三個條件的,納入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范圍。
對遭遇突發事件、意外傷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導致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會救助制度暫時無法覆蓋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仍有嚴重困難的家庭或個人,給予應急、過渡性救助,堅持兜底線、救急難,做到應救盡救。
對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采取政府補助的方式增強兒童家庭養育能力。
及時有效救助流浪乞討人員,實現流浪乞討人員應救盡救。
確保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兩項制度覆蓋所有符合條件的殘疾人。
9.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工程
基本醫保參保率達到95%以上。
職工醫保、居民醫保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分別達到80%、70%左右,普通門診政策范圍內費用報銷比例達到50%以上。
大病保險合規費用報銷比例不低于60%,實現對特困人員、低保對象、返貧致貧人口的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傾斜支付,較普通參保居民起付線降低50%、報銷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全面取消封頂線。
落實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參保補助政策,穩定實現救助對象全面納入基本醫療保障制度覆蓋范圍。
根據救助對象類別實施分類救助,特困人員、低保對象合規醫療費用救助比例不低于75%。
強化高額醫療費用支出預警監測,健全因病致貧、因病返貧預警處置機制。
實現醫保公共服務市縣鄉村全覆蓋。實現參保人員市域內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一站式服務”“一窗口辦理”“一單制結算”。
10.困難殘疾人康復
2022年,為全市3264名(含廣德)困難精神殘疾人提供藥費補助。
補助經費專項用于精神殘疾人治療精神疾病的藥費補助,提倡使用治療精神疾病的第二代藥物。
11.困難職工幫扶
按照“先建檔、后幫扶、實名制”原則,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建檔困難職工全部納入幫扶救助范圍,足額保障困難職工家庭生活水平達到低保標準以上。
12.中小學課后服務
合理安排有需求的學生課后延時和午間看護服務,加強規范管理,確保安全有序,保持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和有需要的學生雙覆蓋。
13.15分鐘健身圈建設
著力打造市、縣(市、區)、鄉鎮(街道)、行政村(社區)四級全民健身設施網絡,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身需求。
2022年,全市新建或改擴建健身場地設施144個,進一步優化公共體育場地設施布局。
14.15分鐘閱讀圈建設
2022年全市將建成22個城市閱讀空間,到2025年確保每個城市社區至少建成并有效運營1個閱讀空間。
15.“惠民菜籃子”運營
2022年,市區在現有“惠民菜籃子”(原平價商店)門店基礎上,按照總量只增不減的原則,適當增加運營門店數量,市區(市本級)“惠民菜籃子”門店6家、廣德市惠民菜籃子”門店4家。鼓勵其他縣(市、區)建設1家“惠民菜籃子”門店。
16.老年助餐服務
2022年新增21個城市社區老年食堂、21個社區老年助餐點。
完成6個農村老年助餐點建設。
鼓勵2022年新增的18個村級養老服務站(農村幸福院)同步配套建設社區老年助餐點。
支持依托養老服務機構、鄉鎮養老服務中心、村級養老服務站等設施增加助餐配餐功能。
17.老年人門診就醫便民服務
推動2家市屬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25家縣(市、區)屬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含廣德市),建設老年友善醫療機構, 設立老年人快速預檢通道、優化老年人就醫服務流程、安排專人提供導醫服務等,使老年人在門診就醫中能夠享受到方便快捷的服務,積極建設老年友好社會。
18.食品安全“你點我檢”
開通“你拍我檢”二維碼,廣大消費者可通過現場拍照上傳需要檢驗的預包裝食品。對市民上傳的食品,及時組織開展監督抽檢。
19.城鄉困難群體法律援助
為經濟困難的公民和符合法定條件的其他當事人提供必要的、符合標準的法律援助和法律幫助。
扎實開展法律援助值班律師工作、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試點工作,提升法律案件質量及服務。
2022年度全市計劃辦理法律援助案件3400件。
看了這么多好消息,
是不是很期待?
希望我們的幸福指數不斷被“拉滿”!
(全媒體記者 張玉榮)
刷新